酸枝木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连皇帝都舍不得用大板整料,你凭什么嫌弃指 [复制链接]

1#
白癜风怎么能治好 http://www.bdfyy999.com/

不少人在买实木家具时,总是会嫌弃指接材。

指接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木材拼板工艺。所谓拼板,是将小块的木材拼接成大块的板材,一般可分为榫接和胶合两种方式。木材的指接,则是将小块木材的两端加工成指形榫进行胶接,这种方式的接合强度大,损耗材料少,容易实现批量生产。

不仅是现代家具,古代家具也常使用拼板的形式。明清家具常用的四大硬木材料,紫檀多有中空,黄花梨、鸡翅木和酸枝虽然是大乔木,但胸径都不算大,再加上生长缓慢、材料珍贵,因此木匠们大都惜料如金,下面的几个故事情节,就是很好的佐证。

据说,使用名贵硬木打制家具时,一个老道的苏作木匠在完工后,地上只有一堆木屑,连一片可以做牙签的木料都找不出来。那些小块的木材,或者用于平板拼合,或者加以巧妙套裁。苏作家具椅子的背板,就常常采用三段式,将小的边角料通过拼接的形式充分利用起来,很少使用一整块木料。

明清两代宫廷家具使用的木材,大多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,从广州到北京,仅运输费用一块,就要花费巨额银两。有一次,造办处的官员为乾隆做了一个两层楼高的自鸣钟,用的是紫檀木,结果乾隆一看就火,大发雷霆:谁让你们用紫檀做的?可见,用这些木料时,皇帝也会心疼。在皇帝的过问下,官员们也开始节俭木料,因此清代京作家具的整体用料尺寸普遍偏小。

红木(酸枝木)是作为黄花梨和紫檀的替代物而出现的,它之所以能够在家具市场流行,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它具备商业化的前提——价格容易被人接受,而不是象黄花梨和紫檀那样高高在上。但红木有一个最大的缺点,就是木性大,在潮湿和干燥的环境变化中,容易收缩或膨胀,导致家具的走形散架。

马未都先生曾举过一个亲眼所见的例子:一根红木红从南方运到北方,几个月后,就调转了度,麻花似的拧着,因为它不适应北方的干燥。现在的木材干燥技术已经非常先进,但在红木家具的制造过程中,仍然经常采用拼板的工艺,以延长其使用寿命,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机率。当然,那些木性非常稳定的木材除外,比如海黄和楠木。

现代研究进一步发现,木材的指接并没有改变和破坏木材的本来结构,这一点和人造板有本质上的不同。在强度上,指接材虽然不如整块的天然木材(约为整料的70%到80%),但其均匀性和尺寸稳定性要优于同规格的独板。木材的各向异性和干缩湿胀,局限了大幅面、大尺寸天然木材在家具制造中的应用。

指接材制成的板材,不受树木尺寸的限制,可以按需要做成任意大的横截面或任意长度。在拼接前,小块的木料会进行选材,可以去除节疤、虫眼、裂纹等天然缺陷,整料的独板则很难做到这点。更重要的是,拼接前的小块木料因为尺寸较小,易于干燥,且干燥均匀,还可以更彻底有效地进行防虫、防腐、防火等特殊处理,从而增加家具的使用年限。

我们认为,从资源利用、成本控制、使用年限等方面来考量,使用指接板的家具其实更有优势。对大多数人来说,家具只是日常用品,而非收藏品和艺术品,追求整料的独板家具没有错,但嫌弃指接木家具实在没有必要。此外,只要是正常使用,指接板家具的强度完全没有问题,指接时施加的胶水(主要是无醛的白乳胶),是涂在木材接合的两个端面,在家具表面处理后其环保性也不需要担心。

看到这里,如果您还是嫌弃指接材的实木家具,我们只能送您两个字:烧包!#家居生活#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